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统计局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及省、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安排,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于2018年9月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三调”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历时3年,100多名调查人员先后参与,汇集了16.2117万个调查图像数据,全面查清了全县国土利用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一、耕地64790.42公顷(971856.3亩)。其中水田8760.85公顷(131412.75亩),占比13.52%;水浇地113.28公顷(1699.2亩),占比0.17%;旱地55916.29公顷(838744.35亩),占比86.31%。耕地主要分布在联珠镇、通关镇、新安镇。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671.75公顷(10076.25亩),占比1.0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341.28公顷(20119.2亩),占比2.07%;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8592.06公顷(128880.9亩),占比13.26%;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4896.74公顷(523451.1亩),占比53.86%;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9288.59公顷(289328.85亩),占比29.77%。
二、种植园用地51393.37公顷(770900.55亩)。其中果园4795.58公顷(71933.7亩),占比9.33%;茶园22246.05公顷(333690.75亩),占比43.29%;橡胶园22054.13公顷(330811.95亩),占比42.91%;其他园地2297.61公顷(34464.15亩),占比4.47%。种植园用地主要分布在联珠镇、泗南江镇、文武镇。
三、林地361895.84公顷(5428437.6亩)。其中乔木林地346934.33公顷(5204014.95亩),占比95.87%;竹林地4159.46公顷(62391.9亩),占比1.15%;灌木林地7745.98公顷(116189.7亩),占比2.14%;其他林地3056.07公顷(45841.05亩),占比0.84%。林地主要分布在联珠镇、通关镇、团田镇。
四、草地2157.6公顷(32364亩)。其中人工牧草地21.24公顷(318.6亩),占比0.98%;其他草地2136.36公顷(32045.4亩),占比99.02%。草地主要分布在联珠镇、通关镇、团田镇。
五、湿地759.97公顷(11399.5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县仅有内陆滩涂一种湿地,属二级地类,共759.97公顷(11399.55亩),湿地主要分布在联珠镇、通关镇、鱼塘镇;全县没有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盐田、沼泽地等7个二级地类的分布。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744.36公顷(116165.4亩)。其中建制镇588.72公顷(8830.8亩),占比7.6%;村庄6719公顷(100785亩),占比86.77%;采矿用地421.6公顷(6324亩),占比5.4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5.04公顷(225.6亩),占比0.19%;全县未涉及城市用地。
七、交通运输用地6960.33公顷(104404.95亩)。其中铁路用地88.43公顷(1326.45亩),占比1.27%;公路用地2273.13公顷(34096.95亩),占比32.66%;农村道路4597.63公顷(68964.45亩),占比66.05%;管道运输用地1.14公顷(17.1亩),占比0.02%。全县未涉及轨道交通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等3个二级类。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741.27公顷(101119.05亩)。其中河流水面4967.5公顷(74512.5亩),占比73.69%;水库水面1396.78公顷(20951.7亩),占比20.72%;坑塘水面213.98公顷(3209.7亩),占比3.17%;沟渠42.84公顷(642.6亩),占比0.64%;水工建筑用地120.17公顷(1802.55亩),占比1.7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通关镇、雅邑镇、文武镇。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三调”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墨江国土利用状况,是全县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墨江将加强“三调”成果共享应用,将“三调”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