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镇之窗 > 正文

孟弄乡:隔界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宜居、群众喜乐、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15 15:20浏览次数:

近年来,墨江县孟弄彝族乡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坚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在保护绿水青山中谋发展、在保留彝族文化中求创新,在保障农业发展上破新局,全力抓实乡村振兴工作,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成为现实。在日前公示的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省级绿美乡村名单中,富东村隔界田村民小组入选省级绿美村庄。

走进隔界田村民小组,一条条整洁宽敞的硬化路、一幢幢极具民俗特色的农家小院、宽广的彝族文化活动广场、绿意盎然的林间步道,小桥流水、蓝天白云,昔日泥泞的泥土路、破旧的房屋,人畜共居、污水横流的景象不复存在。青山绿水、红墙黛瓦、阡陌交通,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文化在生活中——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美丽画卷正在隔界田徐徐铺开。

隔界田有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坐拥得天独厚的河谷、田园、森林风光,保留着传统的彝族文化,乘着国家扶持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借力东西部协作上海帮扶力量,以文农旅融合为目标,打造特色项目,改善村容村貌,聚焦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全市“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全县“国际双胞生态旅游城”旅游发展定位大局,围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发展思路,通过开发田耕文化、稻田养鱼、特色农家园、风情民宿、生态采摘园、乡村徒步、彝家小吃、特色烧烤、休闲游泳等拉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奋力把隔界田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为一体的彝族文化乡村旅游示范村寨,通过“三产带动一产、一产服务三产”,形成一三产业紧密融合,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15户农户实现自主创业,80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隔界田村民小组以“党建+产业、文化、人才、治理”的模式,发展农家乐8家,成立孟弄乡老年大学隔界田教学点和墨江县银发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孟弄工作站,组建文艺队,自编自创《彝族四弦曲》《彝族四弦舞》等彝族文化,举办彝族火把节、“咪嘎哈”文化节等系列特色乡村节庆活动,培育和回引15名乡土人才,培养一批彝族文化传承人、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为隔界田村民小组乡村振兴集智聚力。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53名乡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结对帮带服务,实现76户农户家家有干部帮扶、有党员帮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队,建立政协组织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如今的隔界田村民小组,以“党员责任包保”方式保护村内古树名树,以保护和保存“彝族特色村落”为主导,大力实施村庄美化、家居亮化、雨污治理工程,让村庄的“内在气质”与“外在颜值”竞相娇妍,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的“洁净美”,展现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村庄新景象,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条:文武镇:千亩辣椒喜丰收 “辣”出红火好日子
下一条:景星镇:干部乡贤齐聚谋规划 群策群力绘家乡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