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网站首页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索引号: 3001-/2022-0715003 公开目录: 政府文件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15日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墨江县政府办公室 文    号: 墨办通〔2022〕51号
 

为助推墨江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农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抢抓预制菜市场黄金机遇期,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率先典型引路,积极探索发展墨江预制菜产业,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食品融合发展,促进工农、城乡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有力有序推动墨江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营运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部署要求,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紧扣市委、市政府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定位,全力实施“一二三”行动,以发展预制菜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前端原料到后端消费的“全链条产业”延链补链工作,推动农产品向食品化升级,促进农业与工业融合、乡村供应向城市餐饮需求融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墨江特色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奋力实现绿色高端产业示范县的远大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绿色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严守“三区三线”,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资源,推广绿色有机认证,力保前端原料供给质量,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激活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二)坚持市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发挥政府统筹组织和协调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领,规范市场行为。通过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吸引社会资本,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三)坚持特色发展。立足墨江立体型气候和物种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与适度规模经营,紧扣“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地域名片,注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挖掘紫色系列产品,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低端化、低效化发展,提升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坚持三产融合。围绕“打通产业链、完善供给链、升级消费链、连接市场链、提升价值链”的现代农业与现代健康食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生产向加工、流通、品牌、销售拓展,实现从田头到舌头纵向全链提升。融合乡村休闲体验、生态康养、民族文化传承等功能,推进业态横向融合发展。纵横结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

(五)坚持创新驱动。以产业数字化、生产智能化、销售智慧化为创新发展方向,依托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大力支持产业龙头企业搭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把产业全流程、全环节、全系统数字化,从原料农产品生产标准、生产技术、品质把控,到加工环节与冷藏运输,再到市场销售、库存管理、核算结算等进行数字化管理。

三、目标任务

围绕预制菜产业链,以“实业为基、数字为翼、优势互补、成长共享”为发展思路,按照“绿色、低碳、科技、智慧”的开发理念,聚焦食品加工为核心的健康食品产业,打造集研发、生产、冷链、物流、体验、金融等产业链要素完备的一站式产业集群。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链条完整、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将预制菜产业打造成为墨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产业转型实现新跨越。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最大限度挖掘好、激活好、利用好墨江“以农为主”的实质潜力,通过发展壮大预制菜产业,构建市场主导、中心主研、企业主产、专业合作社主供的协作机制,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提高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刺激传统“零碎”型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预制菜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亿元。

(二)产业集约实现新突破。加快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外引内培预制菜产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成立墨江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打造一个产业、政策、人才、项目聚集的洼地,有效开发农业产业市场,建成一批农特产品集散中心、花卉果蔬交易基地、果蔬冷链交易中心。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完善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建成“1+2+N”产业集群。

(三)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成立以墨江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墨江创新企业孵化中心为基础的创新研究机构,积极探索实体产业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提升好、管理好、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设施齐全化、功能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为产业布局、产品研发、市场对接等关键环节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激活群众创业智慧,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激起市场需求潜力,实现预制菜全产业链的创新融合发展,孵化企业200家。

(四)市场主体实现新倍增。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和使用,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健全“从市场到家庭、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将前端以生产农产品原料为主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培育重点,把终端利润最大化反哺前端市场主体,激增信心,不断扩大预制菜市场主体规模。实现预制菜全产业链市场主体数量达1000家以上。

四、工作举措

(一)全方位夯实发展基础

1.科学布局产业园区。按照“能调尽调”的原则,优化空间格局,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土地报批及规划调整工作,为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现有企业为建设起点,加快建设以预制菜加工、农产品加工研发、智能冷库、农产品快检、产品销售、冷链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重点引进食品制造业企业,打造现代化产业集聚平台。(牵头单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水务局、墨江供电局,联珠镇人民政府)

2.选优建强原料基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产业路网、水网等要素配置,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原料基地为牵引,带动粮食、果蔬、畜牧、水产等种养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支持预制菜企业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夯实预制菜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引导专业合作社捆绑村集体经济,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数量,提升农产品原料品质;支持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为纽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配合单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3.同步激活冷链物流。以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布局建设符合预制菜标准的智能化冷库区、常温库区,保障冷链仓储服务供给,差异化打造集低温加工、仓储保鲜、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服务保障全省预制菜企业。引进统一且有效率的终端物流配送企业与仓储冷链物流企业、预制菜生产企业有效衔接,形成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闭环供应模式。积极争取冷链物流园区项目专项债,全力保障项目实施,逐步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运行水平。2023年上半年建设1个预制菜流通配套中心。(牵头单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水务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联珠镇人民政府)

(二)系统化制定政策规范

4.出台配套扶持政策。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制定出台墨江县预制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措施,将预制菜产业发展纳入本级财政支持范围,建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对预制菜企业生产经营关键阶段进行投资支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解决链上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年度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企业项目。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进入行业。推进投资领域改革,积极鼓励企业采用众筹、定制、共享等投资新模式。鼓励引导预制菜产业资源集聚集约,完善预制菜产业发展结构,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到2024年,培育出5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培育出2家具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支撑、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配合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投资促进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5.全力打造“双创”中心。实施产业创新驱动战略,引导企业建立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力争到2024年成立预制菜产业专利交易中心,协助产业园区内企业进行专利、商标、版权的买卖、许可、合作,有效配置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体系,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重点开展功能性、便利性、保健性预制菜品研发,形成新菜品定期发布机制,2022年初步投产预制菜品类2个,到2024年投产预制菜品类4个以上。成立创新企业孵化中心,以集体经济为主,自主创业、择业人群为辅,加快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2022年县职业高级中学申报增设预制菜产业发展相关专业,2023年开始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教育,为墨江县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培养本土技术人才。(牵头单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教育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

6.探索制定产业标准。加快不同种类预制菜产品原料生产标准、产品供应标准、加工标准、品质标准与食品营养及功能标准的制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及原料采购,对前端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土壤、水、气)、生产条件(肥料营养、饲料、植保防疫)、生产技术(设施建设、管理技术)等各环节均需实现标准化,对中端的食品安全、卫生条件、营养搭配等食品加工环节全面实现标准化,大力推进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7.构建质量监管体系。强化质量管控和标准引领,按照源头准入、全程管控、质量可追溯的要求,建立预制菜重点原料基地备案制度。严把行业入口关,提升预制菜产业准入门槛。加强预制菜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预制菜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修订,提升行业话语权。强化法治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黑作坊”,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和追溯体系,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行预制菜企业和产品白名单制度,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卫生和健康局)

(三)多维度拓展消费市场

8.拓展内外营销网络。构建供需交流桥梁,拓宽产业市场营销布局。通过搭建预制菜全产业链条供需桥梁,争取与阿里巴巴盒马鲜生等国内一线平台实现联合,将行业、企业、产业资源要素集聚于线上,实现预制菜产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大力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积极培育省内消费市场,搭建企业与消费市场对接平台,支持预制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商超等。鼓励企业搭上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开发的快车,加强与国外公司合作,开拓海外业务,融入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发展水平。(牵头单位: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

9.挖掘推广地域特色。建立地方特色预制食品清单管理制度,多渠道开展特色预制菜品推广。以挖掘墨江美食特色、提升产品档次与质量水平、加强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完善线下体验与线上销售渠道、推进品牌认证与关联发展、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为着力点,以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培育、特色产品打造为主线,围绕“哈尼宴、回归宴、双胞宴、鲜花宴”四大宴席,重点打造紫色预制系列菜品,根据县域原料保供特点和优势推出“23°26′”商标特色单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墨茶”、“墨花”、“墨酒”、“墨米”、“墨啡”、“墨肽”等绿色食品工业,推进墨江美食品牌、网红产品关联发展,创建和打响墨江预制菜品牌,到2024年成功创建3个以上省级预制菜知名品牌。(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投资促进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0.搭建菜品文化基地。推进预制菜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创造性开展“食在墨江”、“墨江约您吃预制菜”等系列活动,营造预制菜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深挖预制菜产业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墨菜”文化。支持企业在农文旅路线、旅游景点、乡村振兴示范点、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等建设一批预制菜体验点,开发墨江预制菜文创产品和预制菜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线路,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美食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链,实现预制菜产业助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预制菜品牌文化建设和科普力度,建成一批墨江预制菜文化科普基地,营造预制菜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预制菜成为新餐饮风尚、新餐饮模式、新餐饮文化产业的引领者。(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融媒体中心、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投资促进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墨江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分年度制定工作计划,于每年11月底前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后执行。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共同推进工作计划的实施,各乡镇要参照建立预制菜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工作推进机制和具体实施方案;支持预制菜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协会、学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发展,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落实。对预制菜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在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及时核发办理规划、建设、开工等许可证和手续,竣工后及时组织验收。在财政、金融、建筑规划许可等方面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区域协同合作,加快相关协同地方标准制定。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协调配合,在创意设计、品牌建设、产业转移、标准制修订、研发投入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加快引进和培养产业关键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构建高层次产业人才队伍。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信息化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全方位、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各级科技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四)强化督查考核。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本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责任清单、目标清单、措施清单,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协调、调度、督导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将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绩效目标考核。

附件:1.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2022年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发展

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墨江县预制菜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组 长:杨 波 县委书记

王冕一 县委副书记、县长

常务副组长:晏 泽 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

罗云春 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郑金雄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行

政学校校长

王文泽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县

直机关工委书记

马玉桦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网

信办主任

谢深泉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李晓刚 县政府副县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县公安局局长

叶 坤 县政府副县长

马 芳 县政府副县长

段元泽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国资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水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信访局、县投资促进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办公室主任由罗云春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罗金勇同志担任,成员由有关单位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按照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全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措施,收集、汇总产业发展和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重大困难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提出参考性意见建议;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附件2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预制菜产业2022年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备注

1

做好片区规划开发与土地保障工作,绘制《墨江区位交通图》、《墨江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图》

2022年5月底前

县自然资源局

县交通运输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

2

编制《墨江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2022年5月底前

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3

制定出台墨江预制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措施

2022年5月底前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4

制定《全县工业园区产业链发展规划布局方案》

2022年6月底前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

5

加入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

2022年6月底前

云南海王水产公司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

科学技术局

6

成立墨江县预制菜产业联盟

2022年6月底前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工商联、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7

挂牌成立墨江预制菜产业创新

研究中心

2022年6月21日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云南海王水产公司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国资委)、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备注

8

建成墨江预制菜产业园

(一期)

2022年12月底前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联珠镇人民政府

9

完成10个蔬菜、水产、家禽畜牧、调味品等预制菜产业上游原材料保供基地建设选址

2022年7月底前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10

申报增设预制菜产业相关专业

2022年12月底前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县教育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职业高级中学

11

建成3条预制菜加工生产线(墨江国里畜牧食品公司加工生产线、云南海王水产公司加工生产线、墨江合美农业科技公司加工生产线)并投产,加工生产预制菜品类2个

2022年12月底前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云南海王水产公司、墨江国里畜牧食品公司、墨江合美农业科技公司

12

围绕“花宴、回归宴、双胞宴、哈尼宴”四大宴席,研发紫色系列菜品。

2022年12月底前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文化旅游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海王水产公司、墨江国里畜牧食品公司、墨江合美农业科技公司

13

建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

2022年12月底前

县财政局(国资委)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乡村振兴局、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

14

推行预制菜企业和产品白名单制度,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和追溯体系

2022年12月底前

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墨江回归兴昱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