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字解读: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潭乡地震应急预案 | ||||||||||||||
2025-03-21 作者: 点击数: | ||||||||||||||
|
||||||||||||||
1.为什么要制定《龙潭乡地震应急预案》? 答:为明确各村和有关部门职责,规范地震灾害应对工作,提高应对能力,依法、科学、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防范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特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主要坚持什么样的工作原则? 答: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预防优先、平战结合,分工合作、协同应对,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以人为本,减少损失”的工作原则。 3.预案制作的依据有哪些?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云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 4.地震灾害分为哪几级? 答: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4)一般地震灾害事件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5.本预案包含哪些方面的地震应急准备? 答:(一)工作部署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年度工作。遇到震情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组织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专题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 (二)队伍能力建设 在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完善广泛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三)指挥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落实抗震救灾指挥场所,配备应急通信、指挥、照明和办公等器材和装备,确定应急指挥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在抗震救灾中进行科学决策与指挥调度。 (四)物资与资金准备 乡社会事务办、交通环保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卫生院等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储备抗震救灾物资,保障地震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供应。乡财政所负责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和对地震财政保障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五)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 交通环保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水务站、龙潭自然资源管理所、配电管理所等部门负责做好紧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保障工作。要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布局科学合理,能够满足人员紧急疏散的避难基础设施,确保疏散避难人员的生活基本需要。要充分利用运动场、学校操场等公共设施设立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必要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和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保证通道和出口畅通。 (六)基础设施建设与准备 龙潭派出所、交通环保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应协调建立紧急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调度,制定交通管制工作方案,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机制。配电管理所要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保障地震现场应急装备的临时供电需求和灾区电力供应。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要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确保群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发布的权威地震信息。重要工程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除险加固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组织开展。水务站要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保障应急供水安全。 (七)宣传、培训与演练 党政办、中小学、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交通环保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龙潭派出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中小学要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宣传教育内容。要制定演练计划,并定期(每年至少1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八)应急准备检查 乡人民政府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各村、各部门、各单位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以及各类工程设施抗震设防情况等进行检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