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字解读: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
2025-06-16 作者: 点击数: | ||||||||||||||
|
||||||||||||||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已于2025年6月5日印发,为便于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好理解相关内容,现就相关事项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技术规定》是保障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乡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为适应墨江县发展新形势,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进行全面修订。 二、修订目的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指导思想,顺应“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变革,针对城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家、省、市新出台的规范标准规定等,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提升宜居水平。 三、修订过程 2024年6月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启动《技术规定》的编制工作,8月形成《技术规定》草案,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期间,《技术规定》草案广泛征求了公众、企业和相关部门意见,通过专家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根据相应意见完善成果;同年5月经县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6月5日县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四、主要内容 《技术规定》共九章,涉及总则、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公共设施规划、城市景观和风貌规划、综合防灾规划等内容,本次修订基本延续2020版技术规定主要内容,通过章节调整、合并,全面覆盖规划编制、规划管理、项目审查、行政许可等许可环节,贴合地方管理和基层治理需求。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方面。新增了有关城镇开发边界和村庄建设边界内外的规划要求,新增“一住两公”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要求,新增有关混合用地、选择性兼容用地、预留建设用地以及土地整备方面的内容,旨在改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完善了地块开发强度指标。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方面。为了进一步集约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建筑间距、建筑退让,重点对居住、办公、商业建筑层高进行修订,适度放宽的同时,明确计容规则。新增老城区和村庄建设管控内容,老城区管控明确以疏解为原则,各类建设应满足安全和风貌要求。 交通工程规划管理方面。新增有关公共加油、加气、充电站的建设要求,对停车设施配建标准进行调整优化。 管线工程规划管理方面。新增环卫工程规划和建设要求;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要求;新增燃气管道安全间距要求;新增110KV户内式配电站建设要求。 公共设施规划方面。结合《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和专项标准,完善各级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要求。 城市景观和风貌规划方面。加强对城镇核心区、历史特色空间、大型公共设施、城市门户等片区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专项审查,鼓励将哈尼蓝和墨江紫作为城市个性色彩,融入建构筑物、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的建设中。 综合防灾章节为新增章节,补充消防、人防、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避难场所等内容,保障城市安全,建设韧性城市。 附录部分,明确规划零基准高程和建筑高度计算方法;适度放宽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计算规则;优化坡地建筑间距计算方法;新增阳台、飘窗、空调板等计容规则;参照国家、省园林县城标准,适当减少垂直绿化折算为绿地率的比例;最后补充用地用海分类代码对照表,便于实际管理使用。 |
||||||||||||||
【关闭窗口】 |